2021-09-23 | 作者:Gita.Art

【藝術CSR】從代工技術到國際共製:台灣動漫產業的「永續」之路

永續發展,是近20年來企業關注的焦點。除了氣候變遷、社會關懷、公司治理(ESG)外,對文化內容、藝術的支持也是企業永續發展的一個項目。本文深入台灣動漫發展的軌跡,並且透過邱立偉導演長期於產業的觀察與成功經驗,綜合出可發展之永續經營路徑,企盼提升企業對於影視文化的發展認知與重視。

邱立偉導演現任studio2 ANIMATION LAB 動畫導演,作品包含《小貓巴克里》、《未來宅急便》、《小太陽》等。其求學經驗包含於台灣、北京兩地,亦曾任美國好萊塢動畫研究員等職位,經驗豐富。其作品《小貓巴克里》電影版,於2017年上映,曾獲得該年金馬獎動畫長片入圍、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「最佳動畫長片金牌獎」、荷蘭阿姆斯特丹影展「最佳動畫」等多項影展肯定。而動畫電影主角巴克里,今已是華語動畫圈重要角色。


(受訪人:邱立偉導演/來源:邱立偉導演提供)

台灣動漫的發展軌跡:從代工技術到自製動畫

1970年代,是台灣動漫發展的全盛時期。光啟社成立,自美國引進二手攝錄影設備,開啟了台灣動漫的發展。不過,正如同當時的輕型、家庭加工出口業一樣,台灣動漫以低廉的工資優勢,成為日本、美國代工之地。最大的動畫代工公司-宏廣公司幾乎包辦了所有美國的動畫。甚至有句話說,「魔術的宏廣(Magic Cuckoos Nest)」,不管多緊急或是複雜的案件都可勝任,顯示出宏廣的實力,其代工作品包含耳熟能詳動畫長片,《花木蘭》、《藍色小精靈》與《阿拉丁》等。

然而,隨著勞工紅利的消失,與社會氛圍改變,台灣也面臨了自創動畫與代工動畫的交叉路口。部分公司外移中國大陸,也有致力於自創動畫的公司及個人,不過限於種種因素,自創動畫少有佳作,從第一部鄧有立導演的動畫電影《封神榜》,一直要到三十年後的《魔法阿媽》出現,台灣的原創動畫才逐漸露出曙光。可惜好景不長,後續雖政府與民間大力推動,卻得同時面對3D動畫的技術差距,與其他國際動畫的內容競爭。

台灣動漫產業的途徑:國際共製

過去台灣動畫業長期以代工方式發展,當走入自創時,面對市場是一大挑戰,無論是在創意或是商業經營規畫方面,都需要建立經驗值,而這是過往代工無法培力的層面。另一方面,大專院校側重於技術的教學,培養出技術能力極佳的動畫產業人才,卻缺乏培養創意與商業思考。

一部動畫電影不僅僅是技術與藝術的創作,還是娛樂、是受到市場挑戰的商品;也因此,邱立偉導演指出,動畫作品必然需要得到「絕大多數觀眾的認同」,而觀眾不只是單一市場,還包含國際的市場。這也是為何當韓國在發展影視產業時,會選送學生與工作者至美國好萊塢學習。除了建立未來創作時的連結外,更是學習觀眾能讀懂的語言。而許多韓國影視作品也遵循著這樣的模式,像是電影《漢江怪物》的製作過程。

而共製另一目的,則是拓展國際市場。台灣整體影視動畫內需市場規模有其限制,其中,動畫的市場更是小;動畫製作長期仰賴政府獎勵與補助才能開拍一部動畫電影,後續上映未必能有獲利,下一部影片可能無以為繼。若長期處於打平或虧損的狀態,投資方無法回收資金,或看不見預期效應、面對巨大風險,產業很難永續發展,無法產製出更多台灣原創動畫。

國際共製以世界為市場,不僅因面對更廣闊的觀眾族群而學習更有效傳達概念的敘事方法,還能增加銷售收入、回收成本。因此,邱立偉導演指出,「國際共製」是他在任何一部動畫電影開拍計畫時的必要條件,不僅僅是借鏡國外的經驗,更是取得觀眾的回饋以及市場上的成功。

台灣動漫產業的途徑:朝向角色IP化發展

除了國際共製作為動畫產業發展的途徑外,動畫角色IP化也是方法之一。動畫的成本回收,除了來自於票房外,其他則來自於電影上檔後角色的熱潮與IP授權收入。根據國際授權業會(LIMA)研究指出,2019年全球的IP授權市場商品與服務總計約有2,900億美金,然而華文市場(北亞洲)只占10%,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市場由美國、加拿大區獨佔,顯見華語作品在IP市場的缺席。


(《小貓巴克里》電影版劇照/來源:邱立偉導演提供)

將角色IP化的過程更像是將角色作為一位演員或模特兒來經營。對於動畫角色來說,更需在製作階段就考慮市場的歡迎度與商業再製的可能性,細緻連頭髮的設計都需納入考量。以電影《小貓巴克里》為例,主角巴克里原先為電視版角色,轉為電影版後又再重新設計,甚至到國中小發放問卷,瞭解目標受眾的喜好,因此角色至少改了超過20個版本。縝密的前期規劃,也讓後續成就有目共睹,全體市場總體衍生產值破億,堪為台灣動漫角色IP化的成功案例。

《小貓巴克里》IP化的是來自於迪士尼的製作方式。在一部動畫電影的製作中期,執導的導演便閉門邀請幾位同業創作者試映半作品。希望能夠透過另外幾雙眼睛,審視此作品,避免造成市場的挫敗,且減低製片商的投資風險。動畫角色的IP造型與故事內容是相輔相成,而這成功的關鍵正是來自於大量的前期市場調查和研究。

投資示範助攻

動漫產業一直是政府關注的內容產業。在2001年,時任政府推出「兩兆雙星計畫」,以數位元年為口號,全力發展新媒體內容產業。後續也有零星補助、獎勵政策,雖然投入鉅額資金與資源,卻不見市場反應。

究其原因,過往多以獎勵、補助為主要措施,僅針對單一一個製作環節提供資金挹注,如缺乏製作經費,則補助此缺口;缺乏原創故事,則徵件優質劇本。如近期《我們與惡的距離》、《天橋上的魔術師》與《斯卡羅》等,皆以高品質故事為藍本拍攝,未演先轟動。然而若是缺乏廣大市場與回收途徑,導致作品叫好不叫座,極有可能在拍完這一部作品之後,不知道下一部作品在哪裡。

邱立偉導演更建議政府機構不僅是補助劇本創作,或是遴選優秀的動畫電影至國際參展,更可以為投資人示範整個投資製作流程。包含前期劇本開發,到最後行銷、發行,為創投公司打一針強心劑,顯示漫畫產業並不是一個賠本的生意,望能藉此活絡產業發展。

動漫的另一條路:文化永續發展

回顧台灣動畫的發展軌跡,重疊著整體台灣經濟發展的歷史路徑,動畫的故事有根植於不同時空切片的原創故事:有的取材自台灣歷史故事、有的來自民間傳說、而有的源於導演生活經驗。這些故事的共同點,是取得了大人小孩的共鳴,人人能在故事裡看見自己,也豐富成長的回憶。


(studio2 ANIMATION LAB 側照。《小貓巴克里》動畫場景部分參考台南市街景,頗有濃濃台灣氛圍/來源:邱立偉導演提供。)

細數台灣第一部原創動畫《封神榜》到《魔法阿媽》,以及近十年的《國寶神獸闖天關》與《閻小妹》,透過動漫作為軟性的媒介,讓兒童從故事當中,看見來自自身生活與文化的傳說故事、傳統儀式、與自己相像的角色……等,進而瞭解、認同,甚至是欣賞並為此驕傲。不只是題材上,近年作品《小貓巴克里》與《幸福路上》,當中的場景便是以導演的家鄉為藍本,構築出故事場景。場景深厚了作品的基底,並活化了集體的記憶,更拓展了文化永續的邊界。

德國國際兒少與教育電視內容中心(IZI)總監瑪雅.歌茨(Maya Goetz)博士指出:「兒童能敏銳察覺到哪些群體比其他群體被賦予更多價值;若他們在影視內容中找不到自己(的膚色、髮型、身形、生活方式……等),他們會認為自己沒有價值。」因此,讓兒童看見自己身處的環境與文化,對建立信心與認同,扮演著重要的角色;對產業而言,更能培養出具有觀看台灣原創動畫及文化內容習慣的未來觀眾族群,是產業永續的基礎。

一代傳一代的集體影像記憶,讓文化永續不僅是實體資產保存與再活化,更是對於傳統的事物認同、珍惜與再創造,並賦予台灣原創故事靈魂。

 

註冊會員並免費訂閱《CSRone電子報》,建立個人永續書單、獲取更多永續新知

 

參考資料
《逐格造夢》,台北市政府文化局,2010年出版。
〈109年臺北市ACG產業評估及推進計畫報告〉,作者:劉定綱博士
〈Diversity in Kids TV: Let’s Tell Stories that Include Everyone〉,作者:Mip Markets

資料來源:Gita.Art
圖片來源:Gita.Art


延伸閱讀:
【藝術CSR】悄悄告訴你…藝術CSR有多麼的神奇!
【藝術CSR】為畫廊設計一個綠色的未來:看「永續」如何影響藝術圈

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